代理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報關手續
[物流部:高先生:158-769-473-69(東莞)135-331-444-74(廣州)QQ:583-269-303 ]
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點之后,進而還需掌握觀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類的器皿乍看外表極為
相似,仔細觀察這三個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明代中期瓶、壺、罐一類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顯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
于旋削細致,此種接痕多不明顯。如此所謂一線之差,往往在斷代辨偽的工作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盤盤身弧度較小而淺,明代
永、宣大盤盤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別是永樂造型,無論大小盤、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內墻向外稍撇
,較外墻約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許多民窯盤、碗底常有明顯的輪狀旋削痕(即所謂“跳刀”),而在官窯瓷器中則極為少見
。至于康熙大盤有些是雙圈底,民窯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紋”,也是當時造型上比較常見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鑒別新舊真偽時每以
這些作為一部分依據。
有些時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紋飾畫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區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繪三層紋飾,
碗外繪四層紋飾,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細加以對比,便會發現他們之間的重要區別在于碗腹下部收斂程度有所
不同,即永樂碗腹較豐滿,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時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著碗腹微削的缺點。這些細微的差別,是根據
實物仿制時,因成型、燒窯等技術條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綻(仿品的器形往往與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區別,因仿制時雖按真品原
器制造,在未燒前與真器原形盡同,但經過高溫燒成后,其形與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別。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煉的精粗不一致
,而經高溫后縱橫收縮膨脹的結果,為鑒別器形的關鍵)。至于有些僅憑傳聞或只靠臆測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樣的所謂“永樂壓
手杯”之類,在造型上更是愈變愈奇(自嘉、萬間開始越仿越大,甚至后來的已不成杯而變為大碗),只要見過真的實物,自然就不致妄斷臆測
。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英國舊家具清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