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品種繁多,形狀復雜,大小不一,生產方法也不一樣。為了對它系統研究和合理使用,一般都要進行分類。耐火材料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1)按耐火材料的成型特點分為:
1)耐火制品(定型的耐火材料),有確定的幾何形狀及尺寸;
2)不定形耐火材料,以骨料和細粉形式產出,沒有確定形狀,應用時與其他組分混合,其中包括拌水,或以泥料形式準備好直接使用(也有將耐火泥另列一種)。
(2)按制品形狀和尺寸分為:標準型磚、異形磚、特異形磚、大異形磚以及坩堝、皿、管等特殊制品。
(3)按耐火度分為:
1)普通耐火材料:耐火度為1580~1770℃;
2)耐火材料:耐火度為1770~2000℃;
3)特級耐火材料:耐火度為2000~3000℃;
4)超級耐火材料:耐火度大于3000℃。
有些文獻沒有提出超級耐火材料,有的把普通耐火材料稱做中等耐火度的耐火材料,把1770~2000℃的稱做高耐火度的耐火材料,大于2000℃的稱做較高耐火度的耐火材料。
(4)按化學性質分為: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堿性耐火材料。
(5)按化學礦物組成分類。
(6)按耐火材料的氣孔率分為8個等級。
(7)根據制造方法,耐火材料分為:
1)不定形耐火材料:由骨料、粉料、結合劑、添加劑組成,在常溫或600℃以下(預制塊)凝固,取得要求的性能。
2)不燒制品:干燥或600℃以下而取得要求的性能。
3)燒成制品:燒成過程得到燒結。
4)熱壓制品:壓制過程進行燒結。
5)熔鑄制品:由熔融物凝固。
(8)根據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燒制品的結合劑種類分為:
1)水化結合劑(普通鋁酸鈣水泥、鋁酸鈣水泥等)與水作用而凝結與硬化的制品;
2)化學結合劑(磷酸鹽、硫酸鋁、水玻璃、有機硅等),由于結合劑與摻和料的物理化學反應而凝固;
3)凝聚結合劑(耐火黏土、膨潤土、二氧化硅微粉等)由于凝聚過程而凝固;
4)有機結合劑(焦油、瀝青、膠水等)由于聚合、縮聚和焦化而硬化;
(9)不定形耐火材料按使用類型分為:
1)耐火澆注料:一般以澆注或澆注搗實的方法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2)耐火噴涂料:利用氣動工具,以機械噴射方法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3)耐火噴補料:用噴射方法施T修補熱T設備內襯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4)耐火搗打料:以強力搗打方法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5)耐火可塑料:泥料呈泥坯狀或不規則團塊,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好的可塑狀態,一般采用風動工具搗打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6)耐火壓注料:泥料呈膏狀或泥漿狀,用擠壓泵將料強力壓入的方法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7)耐火投射料:利用投射機進行投射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8)耐火涂抹料:用手工或風動機涂抹或噴涂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9)自流澆注料:無需振動即可流動和脫氣的可澆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10)干式振動料:不加水或液體結合劑而用振動方法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11)耐火泥漿:也稱接縫材料,用抹刀或類似工具施工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由于冶金和其他高溫工程技術不斷進步,必然擴大耐火材料品種和開發出新產品。例如美國近年研究出的新材料占耐火材料總產量的25%。在耐火材料中,不定形耐火材料將逐漸占領主要地位。耐火纖維也同樣會蓬勃發展,現在僅硅酸鋁纖維就能生產出氈、布、板、紙等50多種耐火制品。鋼的爐外精煉,真空處理,氣體吹煉鋼水,連續鑄鋼及其他新技術也在擴大耐火材料的規格和品種。在分類標準中暫時還不包括一些新的耐火材料。如具有特別類別的有機一礦物彈性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中有硬的耐火氧化物(80%~90%)與聚烯烴蠟和其他彈性有機材料橡膠結合。澆鋼時采用彈性耐火材料調節壓力,使耐火制品接縫致密,防止熔融金屬,鹽及其蒸汽作用的金屬結構隔熱層,或代替耐火泥等。
本文來源:http://www.nhglz.com/jishuzhishi/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