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來襲,我們是不是只能束手無策呢?
今年激烈雷雨橫掃長三角,雷雨云團今早在鹽城南-揚州-南京連成一線,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東南推進,造成長三角今年激烈的雷雨,大豐局部1小時109毫米,常州1小時76毫米,均達到香港黑色暴雨標準。接下來,無錫蘇州杭州南通都將遭遇狂風暴雨襲擊,上海晚高峰也可能受影響!
昨天傍晚整個南通突然進入狂風暴雨狀態,暴雨將近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可南通的排水系統未曾經受考驗,港閘區,開發區,市區等多條主要道路都已淹沒。直到雨停,道路才逐漸恢復正常。
面對暴雨的來襲,我們是不是只能束手無策呢?我們能否把天上掉下來的雨水回收用于綠化、洗車和空調補水呢?當然可以,我們需要盡可能的發揮雨水的優勢,設置雨水利用設施;鼓勵已建成項目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雨水收集利用改造。通過對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將給市民生活、城市生態、城市排澇等帶來積極影響。
為了推進雨水的收集利用,各地區已經提出相應的意見,如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建設,要結合城市排水排澇專項規劃實施。意見還明確,對符合條件的新、改、擴建工程項目要同期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對雨水進行就地入滲回補、收集直接利用或調蓄排放,實現雨水綜合利用;已建成的公園綠地凡具備雨水收集建設場地條件的,應補建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可因地制宜地制定適用當地的雨水生態利用、雨水徑流傳輸與收集、雨水滲透、涵養等技術。優先考慮入滲回補地下水、儲存直接利用,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面對暴雨的來襲,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工程性措施,既可以收集屋面、地面等較為清潔的雨水,經過處理后回用于景觀水體的補水、綠化、洗車用水和空調補水,還可以通過配套完善雨水下滲和調蓄排放設施,緩解城市排水管道壓力,從而減少城市內澇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