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系列微型擺線減速機的日常維護與檢修
①WB系列微型擺線減速機的日常檢查。檢查減速機地腳螺栓,發現松動、脫落或折斷應及時擰緊或更換。檢查潤滑油的油面,大致位于油標中間位置,油量不宜過多或者過少。箱體不得漏油,發現泄漏應及檢查,嚴重時應停止運轉,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啟動。不要隨意打開視孔蓋,以免雜物及灰塵侵入箱內。
減速機的潤滑油應定期更換,新的或新更換齒輪的減速機在運轉300-600h以后,必須更換新油,以后侮隔3000-5000h更換一次潤滑油,如環境惡劣可縮短時間。更換潤滑油時應放空舊油,清洗殼體,去除金屬屑,再加注新油。
軸承采用飛濺潤滑的,每次拆洗重裝時,應加入適量的潤滑脂,約軸承空間體積的1/3m減速機運行100h后。應檢查各處密封,如發現漏油等異常現象,應立即排除。減速機拆洗重裝時,密封膠不可把回油管和回油孔堵塞。
②WB系列微型擺線減速機的內部檢查。減速機運行半年至一年應檢修內部一次,轉動齒輪,觀察齒輪嚙合情況。將齒輪清洗干凈,檢查齒而有無點蝕、擦傷、膠合、剝皮和裂紋等損傷,用鋼棒敲擊法檢查齒輪在軸上的緊固情況。齒輪需要從軸上卸下時,可用壓力機或齒輪局部加熱法卸下。
用塞尺或壓鉛絲法測量齒頂、齒側間隙,并做好記錄。利用千分表和專用支架.測定齒輪的軸向和徑向跳動。如不符合要求,應對齒輪和軸進行修理。用齒形樣板檢查齒形。按照齒廓制造樣板,
以光隙法檢查齒形。根據測試結果,判斷輪齒磨損和變形的程度。
檢驗齒輪的接觸斑點。減速機檢修中.齒輪的接觸斑點應符合標準要求,對于未超過報廢標準的齒輪.可用刮刀或油石清除毛刺后重新利用。
③WB系列微型擺線減速機箱體的清理檢查。減速機外表面應清潔,通氣孔不得堵塞。箱體不得有變形、開裂和破損現象,可以用磁粉或超聲波探傷的方法檢查箱體有裂紋。
清理、檢查油而指示器,使其顯示正確,清晰可辨。對上、下殼體要先內后外全部清洗。死角和油槽容易積存油垢,要仔細清洗。使用酒精、棉布和細砂布清理上、下結合面上的漆片.并檢查接觸而的平面度,必要時研刮修理上、下殼體的結合面或更換殼體。清理殼體內壁時,若發現油漆剝落,應及時補刷。若箱內有冷卻水管時,應檢查有無缺陷,必要時應進行水壓試驗。
④檢查潤滑油和軸承在運行過程中有無異常噪聲和溫升。減速機殼體內潤滑油溫度不宜超過80℃,溫升不宜超過40℃。工作期間軸承轉動均勻輕快,沒有噪聲和撞擊聲,若工作中發現殼體和軸承溫度提高且超過90℃,以及產生不正常振動和噪聲現象時,應停止使用,開箱檢查。緊固松動的螺栓。檢查軸承損壞、安裝不當或者缺少潤滑脂,檢查軸或者齒輪損壞。
⑤軸和軸承蓋的缺陷及檢查。對于磨損的軸,可采用電刷鍍或金屬噴涂的方法進行修復,然后按圖紙要求進行精加工。當磨損嚴重而結構又允許時,可用鑲套的方法。為了減少應力集中,在加工圓角時,一般應取圖紙規定的上限,只要不妨礙裝配,圓角應盡量大些。
軸上產生裂紋時,若裂紋輕微、受力不大的軸可進行修補,焊補后的軸一定要進行熱處理。發現鍵槽有缺陷時,應及時進行修補處理。
對WB系列微型擺線減速機的磨損嚴重、有裂紋的軸承蓋進行修理或更換,防止漏油。己經硬化、歪斜、磨損嚴重的油封應更換,新更換的油封應用機油浸透,安裝時應切成斜口。
溫州速倍士傳動機械有限公司
微型擺線減速機:http://www.sube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