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大米生產設備
人造營養大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營養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目前,用于大米營養強化的營養素主要有維生素、礦物質、各種雜糧及氨基酸等,對普通大米進行營養強化,不僅可以補充其流失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增加大米本身缺乏的一些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賴氨酸、鐵和鈣等。
濟南泰諾機械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研發了人造大米生產設備填補這一市場空缺。該生產線可以多種谷物雜糧為原料,例如:大米、小米、玉米、燕麥、紅豆等在添加多種營養素。經泰諾人造大米生產設備加工后形成于普通大米外觀一樣的米粒,營養價值優于普通大米。
工藝組成:
混合:根據配方數量,把原料和營養強化劑(每500克加維生素B127克、鈣質6.5克、賴氨酸1克左右)投入混合機充分混合,并加入適量溫水和少量食鹽(0.2%),再充分攪拌,使面團含水率為35~37%。
制粒:用輥筒式壓面機,將面團壓成寬面帶,然后送往帶有米粒形狀凹模的制粒機(制粒機有輥筒式和擠壓式等多種,輥筒式制粒機米粒凹模的長徑為0.8厘米,短徑為0.3厘米。擠壓式制粒機與螺旋式通心粉擠壓成型機大體相同,物料經過擠壓后,從模孔擠 出成型,但工藝參數復雜,技術要求高),在加壓狀態下把面帶壓成米粒,然后用分離機將米粒分離篩選,篩掉粉狀物。
蒸煮:將含水40%左右的米粒,在輸送帶上用蒸汽處理3~5分鐘,使米粒表現形成保護膜,并殺死害蟲和微生物。
烘干:烘干溫度一般為95℃,烘干時間約需40分鐘左右。烘干后的人造米水分應降至13%左右,再經冷卻,水分降至11~11.5%,即可貯存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