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6~35KV(含66KV)的電網大多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運行方式。此類運行方式的電網在發生單相接地時,故障相對地電壓降為零,非故障相的對地電壓將升高到線電壓(UL),但系統的線電壓維持不變。因此標準規定這類電網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允許短時間(2小時)帶故障運行,所以大大提高了該類電網的供電的性。現有的運行規程規定:“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允許運行兩小時”,但規程未對“單相接地故障”的概念加以明確界定。如果單相接地故障為金屬性接地,則故障相的電壓降為零,其余兩健全相對地電壓升高至線電壓,這類電網的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都應能承受這種過電壓而不損壞。但是,如果單相接地故障為弧光接地,則會在系統中產生較高值達3.5倍相電壓的過電壓,這樣高的過電壓如果數小時作用于電網,勢必會造成電氣設備內絕緣的積累性損傷,如果在健全相的絕緣薄弱環節造成絕緣對地擊穿,將會引發成相間短路的重大事故。 一、相接地電容電流的危害中性點不接地的高壓電網中,單相接地電容電流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弧光接地過電壓的危害當電容電流一旦過大,接地點電弧不能自行熄滅。當出現間歇性電弧接地時,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這種過電壓可達相電壓的3~5倍或更高,它遍布于整個電網中,并且持續時間長,可達幾個小時,它不僅擊穿電網中的絕緣薄弱環節,而且對整個電網絕緣都有很大的危害。2.造成接地點熱破壞及接地網電壓升高 單相接地電容電流過大,使接地點熱效應增大,對電纜等設備造成熱破壞,該電流流入大地后由于接地電阻的原因,使整個接地網電壓升高,危害人身安全。3.交流雜散電流危害電容電流流入大地后,在大地中形成雜散電流,該電流可能產生火花,引燃瓦斯爆炸等,可能造成雷管先期放炮,并且腐蝕水管、氣管等。4.接地電弧引起瓦斯煤塵爆炸二、消弧線圈的作用電網安裝消弧線圈后,發生單相接地時消弧線圈產生電感電流,該電感電流補償因單相接地而形成的電容電流,使得接地電流減小,同時使得故障相恢復電壓速度減小,治理電容電流過大所造成的危害。同時由于消弧線圈的嵌位作用,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鐵磁諧振過電壓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