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半衰期法,與FZ/T01042-1996相同):用 10kV高壓對置于選裝金屬平臺上的試樣放電30s,測感應電壓的半衰期(s)。此法可用于評價織物的靜電衰減特性,但含導電纖維的試樣在接地金屬平臺上的接觸狀態無法控制,導電纖維與平臺接觸良好時電荷快速泄漏,而接觸不良時其衰減速率與普通紡織品類似,同一試樣在不同放置條件下得到的測試結果差異極大,所以不適合于含導電纖維織物的抗靜電性能評價。
B法(摩擦帶電電壓法,與FZ/T01061-1999基本相同):4塊試樣(2經2緯,4厘米×8厘米 )夾置于轉鼓上,轉鼓以400r/min的轉速與標準布(錦綸或丙綸)摩擦,測試1min內的試樣帶電電壓較大值(V )。此法因試樣尺寸過小,對嵌織導電纖維的織物而言,導電纖維的分布會隨取樣位置的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差異,所以也不適用于含導電纖維紡織品抗靜電性能的評價。
C法(電荷面密度法,與FZ/T01060-1999基本相同):試樣在規定條件下以特定方式與錦綸標準布摩擦后用法拉第筒測得電荷量,根據試樣尺寸求得電荷面密度(μC/m2)。電荷面密度法適合于評價各種織物,包括含導電纖維織物經摩擦積聚靜電的難易程度,所測結果與試樣的吸灰程度有較密切的相關性。由于試樣與標準布間的摩擦起電是人工操作實現的,故測試條件的一致性、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重現性易受操作手法的影響。
D法(脫衣時的衣物帶電量法):按特定方式將工作服與化纖內衣摩擦后脫下工作服,投入法拉第筒,求得帶電量(μC/件)。此法的測試對象限于服裝,但由于對內衣的材質未作規定,摩擦手法難以一致,缺乏可比性。
綜觀現有的紡織品靜電性能測試標準和行業標準,真正具有實際意義的用于含導電纖維的織物靜電性能測試方法只有GB/T12703-1991或FZ/T01060-1999中的電荷面密度法。因此,對紡織品抗靜電性能的評價并不能強求要在各個不同的指標間找到一定的關聯,而是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側面的評價體系,以反映紡織品在不同的測試條件和狀態下的抗靜電性能以及實際使用效果。有建議,對現有的電荷面密度法,應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相關的測試技術條件,將人工摩擦改為自動化操作,以進一步提高測試的精度和重現性
網 址:http://www.zhongxuyu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