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玉石產自河南省洛陽市,總儲量約20萬立方,基體為黑墨色,隱晶質呈白色星狀或聚斑狀,因切面酷似牡丹而得名。質地細膩,堅韌如玉,天然造化,曠世稀有,被國際石材界公認為世界奇石和珍稀品種。2004年10月,牡丹石晉京落戶中南海紫光閣,是中南海首處表明地域名稱的景觀。我公司生產的牡丹石工藝品有文房四寶,花鳥魚蟲等上百種產品,做工精細,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備受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訂購,充分體現了它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和地區,是高層來往、饋贈親友的高雅禮品。
此款產品造型為五谷豐登, “谷”是“谷”的簡體字,原來是指有殼的糧食;象稻、稷(谷子)、黍(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五谷”這一名詞的較早記錄,見于《論語》。根據《論語》的記載: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帶著學生出門遠行,子路掉隊在后面,遇見一位用杖挑著竹筐的老農,問他:“你看見夫子?”老農說:“四肢不勞動,五谷分不清,誰是夫子?”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種谷。比《論語》更古的書如《詩經》、《書經》等里面,只有“百谷”,沒有說“五谷”的。從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呢?不是的。當初人們往往把一種作物的幾種不同品種一個個起上一個專名,這樣列舉起來就多了。而且“百”字在這里不過是用來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種。五谷這一名詞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較早的解釋,是漢朝人寫的。漢人和漢以后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谷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說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較合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妒酚洝ぬ旃贂贰胺埠驓q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面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屬于后一種說法。大概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漢人和漢以后的人對五谷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把這兩種說法結合起來看、共有稻、黍、稷、麥、菽、麻六種主要作物。戰國時代的名著《呂氏春秋》(公元世紀作品)里有四篇專門談論農業的文章,其中《審時》篇談論栽種禾、黍、稻、麻、菽、麥的得時失時的利弊。禾就是稷。這六種作物和上面所說的六種完全相同。《呂氏春秋·十二紀》中說到的作物,也是這六種。很明顯,稻、黍、稷、麥、菽、麻就是當時的主要作物。所謂五谷,就是指這些作物,或者指這六種作物中的五種。但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斷演變著,現在所謂五谷,實際只是糧食作物的總名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