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緊聯結套的獨特優點
十五 我國軸承工業已形成獨立產業體系
我國現代聯軸器工業的發展主要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近六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持續、快速、穩健的發展,我國軸承工業已形成門類、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獨立產業體系。2008年全行業1440家規模以上軸承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80億元,比2007年增長15.79%
應對金融危機,瓦軸制定的基本對策是:迅速擴大有效市場,集中抓好重大項目,深入挖掘內部潛力,積極尋求機遇擴張。抓住鋼鐵、重型機械、汽車、風電、機床等領域產品的開發,特別是在國產化問題上要快節奏、率,盡快實現新的突破,全力擴大市場。
目前國內的科研人才能夠拿出一些在國內還算先進的科研成果,但這些成果一拿到國際上卻不具備競爭力,由此可見科研人員的整體素質仍然偏低。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梅永紅說,面對金融危機,有沒有引進合適的人才也許將成為衡量一個企業抓住機遇的重要標準之一。
提高化生產水平。改進聯軸器企業生產組織方式,合理配置資源,整合區域內鑄造、鍛造、熱處理、表面處理四大基礎工藝能力,建設化生產中心。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推廣先進制造技術和清潔生產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
十六1-6月份聯軸器市場仍然沒有擺脫"寒冬"困擾
某機構資料顯示,中國1-6月份,五金市場仍然沒有擺脫"寒冬"困擾,行業不景氣,五金行業普遍日子不好過。浙江、廣東、江蘇一些生產型五金企業受到嚴重沖擊。但是也有一些五金企業卻"因禍得福".北京瑞達恒豐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順應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而誕生的化公司。憑借獨具特色的軸承產品,周到而完善的售后服務,過硬的聯軸器產品質量,產品訂單接到手軟。 今年,瓦房店市出臺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項目引薦人獎勵辦法,增強項目的吸引力。市還將招商引資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并搞好跟蹤,多次召開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主要領導參加的引資工作調度會,增強“一把手”的緊迫感。1-7月,全市組織大型國內招商和引資活動90次,簽約項目80個,簽約額110億元。實際到位內資197億元,同比增長40%,引進項目372個。其中,赴珠江三角洲招商簽約項目5個,簽約額達23.8億元。 今年上半年,星環軸承全面實現軸承磨加工單機工序間的直接轉序工作,完成工序間品質在線檢測、控制、分選,實現工序間的目視治理,有效替代了人工,提高了物料周轉能力,控制了產品品質。實現聯軸器單機的全自動連線后,1條單機軸承磨加工設備由以前需2.5位操作工人減少至1人,產品在工序間的周轉時間由6天降到了1天,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十七 4萬億投資計劃對聯軸器行業有一定的拉動
我國聯軸器工業領域的獨立研究單位,一直承擔基礎共性研究開發工作,具有以多項基礎共性技術的集成開發產品的優勢,經過科研體制改革,具備科技先導型企業性質,活力更為增強,例如北京機床研究所的納米技術機床,都是體現我國研發實力的事例。研發能力具體體現在針對特殊需要的品種上,為神州載人飛船燃燒室加工的特種銑床,為核電鍋爐加工的特高行程立車,為世界較大口徑大視野天文望遠鏡零件加工的專用設備,都一一交了滿意答卷。 大連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龍頭,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必將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了大連的核心地位和龍頭作用。大連作為區域“核心城市”,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也為包括長三角地區在內的廣大企業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通過對比分析國內外聯軸器板塊上市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我們認為存貨、應收帳款、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與銷售收入的比率這三項指標,有一定的預警意義,國外企業在這方面控制較為有效,導致較高的運營效率和穩定的股東回報率。2009年中國軸承行業中我們看好的子行業是風電軸承和鐵路軸承,4萬億投資計劃對工程機械軸承有一定的拉動。從長期發展來看,我們也看好航空航天、高精度數控機床軸承、中轎車軸承。
十八·我國聯軸器業已發展到了國際化布局階段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委日前召開了專題座談會,主題是海外并購對我國機械工業的影響。與會認為,我國聯軸器業已發展到了國際化布局階段。海外并購固然存在風險,企業“走出去”要做好充分評估與風險論證。但是,本著有得必有失的原理,學費早晚都要付,有實力的企業應積極探索“走出去”,為同業企業積累經驗。建議,應在外匯撥付上對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給予支持。 統計顯示,1~3月全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0318.02億元,同比增長4.54%;完成銷售產值19626.02億元,同比增長3.59%.從總產值和銷售產值增速看,比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回落,分別回落了24.27個百分點和26.82個百分點。但1~3月同比增速下滑略有減緩,產、銷增速分別比上月提高1.64和1.48個百分點,增速過快下滑的勢頭有所扭轉。 當前聯軸器行業面臨訂單減少,銷售下降,存在增加的困難。近舉辦的廣交會訂單平均減少20.8%。為此,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具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質量(如部分臺鉆、磨具、各種工具和一些低值普通機床等),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必須轉型升級,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逐步改變目前的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產品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加大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研制力度,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重視產品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和提高,努力向國際標準或國際先進技術標準靠攏和轉化,提高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