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利輝 通訊員 姚留升) 3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一名16歲的女大學生在返家途中,不慎落入下水道,溺水身亡。
: 13-OO 244-6418 業務Q:237678 O358 沈陽洪鋼窨井防護網生產廠家
如果下大雨,許昌的雨污水窨井蓋安全?會不會發生井蓋丟失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4月1日,記者隨同市市政設施管護工作人員實地察看時得知,由市財政出資,我市在城市規劃區內已為808個雨污水窨井安裝了結實的防護網。今年,我市還在市在中心城區開展窨井蓋集中整治活動,將整修、更換井蓋、井框735個,從而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關注】
給窨井安防護網,承重達150公斤
4月1日,市住建局市政設施管理中心養護科工作人員鄭麗英來到市區七一路附近的一處排污管道,察看管道維護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距檢查井口約0.5米的位置,用膨脹螺栓固定的防護網懸掛在井壁上。這種防護網為尼龍材質,通過結網技術使其承重達到150公斤。在測試時,他們找了一個比較壯實的工人跳上去反復測試,防護網的承重能力沒有問題。
“為窨井安上防護網,主要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鄭麗英說,“有人不慎滑入的話,安全防墜網就可以防止人墜入井里;即使遇到暴雨積水灌涌,它也不會被輕易沖走。”
據了解,市住建局對中心區主次干道雨污水窨井有步驟、有計劃地安裝防護網,目前已安裝808個。其中,建安大道126個、文峰路196個、七一路98個、建設路54個、東大街和西大街118個、人民路21個、倉庫路120個、南關大街75個。
【責任】
個個井蓋都有“身份證”
市市政設施管理養護工作人員介紹,窨井管理涉及聯通、移動、電信、熱力等9家市政設施產權單位。為了加強對窨井蓋的管理,市住建部門還為窨井蓋建立“身份證”——中心區的每一個窨井蓋,明確型號、規格、標志等信息,對井蓋所在路段、材質、尺寸、種類等進行普查、建檔、定位、確權登記。
市市政設施管理養護及各權屬部門專門成立夜間巡邏隊,晚8時至次日早上8時加強對窨井等市政設施的巡視管理,對中心區所有市政設施進行夜間巡邏。市110聯動市政應急分隊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時間”發現窨井蓋被盜、受損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接到110指令后,工作人員30分鐘內到達現場,一般情況2小時內整改完畢;若施工難度較大,應及時設立明顯標志。產權單位未及時發現、及時補缺、及時修復井蓋設施的,未在施工現場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的,建設部門依法責令其限期改正,并處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經濟損失、引發社會糾紛和嚴重后果的,由各產權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監督】
管護不力, 予以嚴管重罰
各類井蓋權屬單位未對設在市區道路上的各種缺損的井蓋、箱蓋等設施及時補缺或修復的,未在現場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的,未按照要求安排計劃和及時更新井蓋設施的,將對其進行責任追究;造成損失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同時,許昌市政聯動辦公室將對各縣(市、區)井蓋管理工作進行督察,積極督促各屬地管理部門建立長效機制、加大管理力度,及時發現、整改存在的問題。如果工作落實不力、推諉扯皮,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監管責任。同時,加強井蓋的施工驗收管理,井蓋安全不達標的,主體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2014年,我市還將窨井治理等道路養護列入城區城建重點項目范疇,在市中心城區主次干道開展窨井蓋集中整治活動,對排查出的“病害”窨井蓋統一治理,將整修、更換井蓋、井框735個,從細節入手,讓城市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