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秸稈還田包括秸稈粉碎還田、根茬粉碎還田、整桿翻埋還田、整桿編壓還田等多種形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大面積培肥地力的優勢,是一項較為成熟的技術。
機械化秸稈還田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機械將收獲后的農作物秸稈粉碎翻埋或整稈翻埋或整桿編壓還田。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與人工作業相比,工效提高了40~120倍,不僅爭搶了農時,而且減少了環境污染,增強了地力,提高了糧食產量,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核心技術是采用各種秸稈還田機械將秸稈直接還入田中,使秸稈在土壤中腐爛分解為有機肥,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氣、保溫等理化性狀,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使大量廢棄的秸稈直接變廢為寶。
其技術體系包括小麥秸稈還田:機械收獲小麥、機械粉碎秸稈、免耕播種機械播種玉米或補施氮磷肥后用高柱犁深耕翻埋、整地后播種其他作[2]物或放水泡田后栽插水稻,適宜推廣范圍為北方小麥產區和南方麥稻產區。
玉米秸稈還田人工收獲玉米果穗后,機械粉碎玉米秸稈,或機械聯合收獲,同時粉碎秸稈,補施氮磷肥后深耕翻埋,整地后播種小麥。該技術適宜南北方玉米產區,人工收獲玉米果穗后,高柱犁直接翻埋玉米整秸稈技術,適宜北方旱作區玉米單季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