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提取物
【英文名稱】Black rice P.E.
【拉丁名稱】Oryza sativa
【來源】又稱黑黍、粳谷奴、黑珍珠、黑糯、月米等。主產于秦嶺南坡、漢江北岸一帶,其他地區不適宜種植此米,因此黑米比較稀少珍貴。黑米提取物是從黑米中提取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屬于花色苷類化合物,主要由花青素、花色苷(失車菊素-3-葡萄糖苷)組成。
【質量標準】1、主要成分:(1)花青素(Anthocyandins);(2)花色甙(Anthocyanin)
2、使用部分:種皮
3、色澤:紫紅色精細粉末
4、目數: 過80目
5、氣味:特殊氣味
6、保存方式:密封、避光、于陰涼干燥處保存。
7、保質期:在符合貯存要求的情況下,保質期為2年。
植物簡介
黑米
黑米[1]是一種藥、食兼用的大米,屬于糯米類,素有“貢米”、“藥米”、“長壽米”之美譽。黑米含粗蛋白質、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灰分、維生素、微量元素、錳、鋅、銅等無機鹽和氨基酸。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經長期培育形成的一類特色品種。粒型有秈、粳兩種,粒質分糯性和非糯性兩類。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黑米外表墨黑,營養豐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的美譽。我國不少地方都有生產,具有代表性的有陜西黑米、貴州黑糯米、湖南黑米等。食用價值高,除煮粥外,還可以制作各種營養食品和釀酒。
黑米來源
米質佳。黑米種植歷史悠久,是中國古老而名貴的水稻品種。相傳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便由博望候張騫先發現。
每年秋后,黑稻一旦成熟登場,家戶煮稀飯嘗鮮。米湯色黑如墨,喝到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藥味,特別爽口合胃。時間一長,人們有了吃黑米的豐富經驗。煮稀飯時投入天麻、銀耳、百合、冰糖之類,勝似瓊漿玉液,作為待客佳餐。頭暈、目眩、貧血病人常食,癥狀明顯減退。尤其適合腰酸膝軟、四肢乏力的老人進行食療。故黑米又叫“藥米”之稱。
后來張騫進入西漢宮廷,曾以黑米向漢武帝進貢,武帝雖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但對罕見的黑米愛如奇寶。每天早晚必食,并賜予寵臣享用,被譽為珍貴的“黑珍珠”,朝臣建議武帝將黑米列為貢米。武帝正合心意,馬上發出御令,讓漢中郡每年從民間征收千石專送至京都長安。
主要功效
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之功,對于少年白發、婦女產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