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太陽能2011年的發展形勢,周連興分析道,太陽能走到今天,匯聚了眾多的企業,經歷了她的銷售高峰與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間又經歷了3年的家電下鄉,目前太陽能市場已下沉到3、4級渠道市場。農村市場的銷售份額只占那么大,越走下去越是一個下坡路,很多太陽能企業把目光轉向了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進入了新的一輪競爭,卻往往忽略了其他領域的發展。其實拓展一個新領域更能發揮太陽能熱利用的價值,跳出紅海才是真正的制勝方法。
工業企業利用熱能的領域很多,紡織行業的染色系統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部分,其要求的太陽能面積就非常可觀,所用太陽能集熱面積只有2萬平方米,而這樣2萬平米的量應用于工業領域往往一個工程就可以完成。另外,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夏天浪費,冬天不足,應用于工業領域其熱利用價值更高,365天產生的熱量可以全部利用。太陽能工業熱利用未來的發展,不是一個容量大就可以形容的,可以說是一個階梯的幾何容量。他認為,太陽能企業只要強化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制定出一套適合工業熱利用的太陽能標準,定會加快與工業行業的合作。
工業太陽能熱利用轉型的太陽能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太陽能的優勢,為合作單位量身定做綜合節能方案,提高技術,拓寬思路。把太陽能事業的視野大膽地放在更加廣闊的領域,才不會卡在目前的太陽能瓶頸上,在太陽能競爭激勵的今天華麗轉身,從民用轉向工農業生產應用是一個機會。
來源:http://www.yangxinsolar.com/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