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00 薊管式分析鐵譜儀
通過磨粒分析直接識別設備磨損狀態
分析鐵譜技術
分析鐵譜技術是摩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分析譜片制備設備,基于磁力分離技術,將被測油液中的磨損顆粒制備到專用譜片上,并通過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直接觀察沉積在譜片上的磨損顆粒的尺寸、形狀、紋理、顏色等形貌特征,直接判定設備的磨損位置、磨損程度以及磨損原因。
有別于光譜和直讀鐵譜等數值性測試技術,分析鐵譜是根據對磨粒的直觀分析,實現對摩擦副的磨損性質和嚴重程度做出判斷。其對歷史統計數據的依賴性不強,只要被測油樣有較好的代表性,同時分析檢測人員對被檢測設備有深入了解,便可利用分析鐵譜技術、通過對單個油樣的分析,對被測設備的磨損狀態進行準、直接的判定,是設備磨損原因溯源分析以及故障診斷的直接準確的檢測手段。
產品描述
Q500是一套完整的鐵譜分析系統,用以分離和評定在用潤滑油、液壓油、冷卻液或燃油中的磨損顆粒和污染物顆粒,由薊管型制譜儀、雙色顯微鏡、攝像機、加熱盤(可選)和圖像采集軟件組成。
為了確保Q500譜片的制作質量,經稀釋處理后的被測油液在自身重力下直接通過玻璃導管,勻速流過鐵譜基片;油樣中所有鐵磁性顆粒在磁場作用下被沉積到鐵譜基片上,有效避免了制譜過程中外界作用力對磨粒造成的破損、變形等傷害;通過蠕動泵控制清洗溶劑的流量和流速,對譜片進行徹底沖洗;譜片干燥后進行分析。將制備好的譜片平穩的安裝在顯微鏡的載樣臺,通過使用顯微鏡的投射光、反射光、偏振光、紅綠光源以及譜片加熱等分析手段,參照標準的磨粒圖譜,對磨損顆粒進行深入分析。
SpectroT2FM Q500采用雙色顯微鏡觀測譜片上沉積的磨粒。該雙色顯微鏡配備有反射(紅光)和透射(綠光)光源,可同時觀察譜片的上下兩面。在雙色顯微鏡光源下,可觀察到紅色金屬磨粒(金屬磨粒反射紅光)以及綠色非金屬磨粒(綠光透過非金屬磨粒)的圖像。
圖像捕捉系統(數碼攝像機)與計算機相連,用以顯示、輸出、儲存和檢索鐵譜譜圖。與直讀鐵譜儀或鐵量儀相比,Q500分析鐵譜儀可以直觀的分析磨粒的形貌特征,從而直接定位磨粒來源及設備磨損類型。
分析檢測內容
顆粒形貌識別分類
金屬磨粒
污染物
產品優勢及特點
ASTM D7690標準
提供標準磨粒圖譜
磨粒分析范圍0-800微米
分離油樣中的磨粒和污染物顆粒
操作簡單、制譜速度快
制譜過程不會造成磨粒變形
高磁場梯度,鐵質磨粒整齊排列,避免堆積現象
所需溶劑少,無需外接壓縮空氣
儀器參數
工作溫度:18-35℃
電源:220VAC,50Hz
磨粒分析范圍:0-800微米
較大磁場梯度:5.0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