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加固施工工藝:
施工準備→定位放線→探測鋼筋→定位成孔→清理孔洞 →注膠插筋→成品保護→拉拔實驗
1、施工準備:施工前準備好施工需要的各種材料,鋼筋銹蝕的要進行除銹處理,搭設好施工腳手架,清除掉施工作業面內的障礙。
2、定位放線:按照設計圖紙定位放線,將工作面處的混凝土用電鎬剔除,然后在需要植筋的部位做出標記,定位線偏差應符合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3、探測鋼筋:使用人工進行剔鑿,將混凝土表面的保護層剔除,找出需要植筋部位的鋼筋的具體位置,剔鑿時應避免對原結構鋼筋的損傷。
4、定位成孔:根據設計的鋼筋規格選用合適鉆頭使用電錘在混凝土上垂直打孔,孔深至少應符合設計圖紙和植筋膠的要求(15d至20d)。
5、清理孔洞:用氣泵將空洞內灰塵吹盡,然后用鋼絲刷進一步清理孔壁,再用氣泵清理,以上工作重復兩三遍后用棉紗將孔堵死以防灰塵再次進入孔穴,然后報請監理、甲方驗收孔洞。
6、注膠:當一個工作面的錨筋 孔全部清理干凈以后,將筒裝藥劑裝入膠槍,再裝上混合器(當混合器長度達不到)錨筋孔深度,混合器的端部可以連接軟管以達到加長的目的)。將混合器(或軟管)直接插入錨筋孔底部,打開膠槍保險,開始擠壓,此時雙組份膠通過擠壓,在混合的當中自動攪拌均勻(無需人工進行攪拌)。用膠槍邊擠壓,邊慢慢往后退,待膠灌到孔體積的80%時,停止擠壓膠槍,此時可以栽鋼筋。
7、 植筋:將已準備好的鋼筋慢慢旋轉插入已注膠的孔內(當孔內有空氣時,千萬不能使勁快速插入,那樣會將膠用空氣噴出來,無法孔內膠的飽和度,嚴重影響植筋效果)。植筋時一定要注意規格、尺寸需與原圖設計一一對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施工麻煩。
8、成品保護:植筋結束后將施工作業面清理干凈,清理時使用丙酮水等有機溶劑將殘留在混凝土面上的結構膠擦拭干凈,在植筋作業面旁豎上警示標牌,嚴禁在48小時之內對所植鋼筋進行任何形式的擾動和在周圍進行高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