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價處理的苗木有:大葉女貞苗,紅繼木球,杜鵑球,香樟苗,羅漢松苗,黃柏苗,木荷苗,柏木苗,柳杉苗,烏桕苗。
烏桕(學名:Sapium sebiferum)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應用于園林中,集觀形、觀色葉、觀果于一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種子黑色含油,圓球形,外被白色蠟質假種皮,可制油漆,假種皮為制蠟燭和肥皂的原料,經濟價值極高。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烏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龍門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崍山東南段,西南止于錦屏山、白靈山東坡。地理位置為北緯32o30′以南,東經101°40′以東,為全國烏桕分布的西北沿。
烏桕垂直分布范圍,在東部盆地為海拔80-900m,在川西南山地為海拔1000-1800m。四川的集中分布區是在長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其中以長江河谷巫山-萬縣段,烏江流域涪陵-酉陽段,金沙江河谷宜賓-雷波段,岷江流域的宜賓-仁壽段為集中。這些地段中的巫山、酉陽、彭水、黔江、屏山、犍為、古藺、榮縣、仁壽、井研等10縣,桕籽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57.2%,是全省烏桕的主要栽培地區。主要分布于中國黃河以南各省區,北達陜西、甘肅。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此外,歐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其中以中國浙江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