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至今,國內形成了分別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為原水的七種飲用水處理工藝,各工藝的使用情況根據各地的情況不同而分別采用不同的工藝流程:
(1)以地表水為水源時,通常包括混合、絮凝、沉淀、過濾及消毒的地表水凈化工藝:
原水→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
(2)當原水濁度較低(一般在50度以下,短時間內較高不超過100度)且水源未受污染時,可采用直接過濾法。濾池應采用雙層濾料或多層濾料,為提高凈化效果,可考慮采用高分子助凝劑的地表水凈化工藝:
原水→混合→過濾→消毒→用戶
(3)當原水濁度高、含沙量大時,為了達到預期混凝效果,減少混凝劑用量,應增設預沉池或沉砂池的地表水凈化工藝:
原水→預沉池或沉砂池→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
(4)當水源屬于微污染水源時,可采用生物氧化預處理工藝,以去除水中有機物及氨氮的地表水凈化工藝:
原水→生物氧化→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