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化苗木生產發展現狀
1、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出現結構性過剩
由于生態環境建設和城鄉綠化的發展,以及農村調整產業結構等刺激因素作用,近些年來綠化苗木生產規模擴大非常迅速。據《中國花卉園藝》2005年第17期公布的中國花協統計數據:截至2004年底,全國苗木花卉的種植面積達954萬畝,比2003年增長了47.8%,其中觀賞苗木是促成面積猛增的“主力軍”,一年內增長達185萬畝,增幅高達52.7%,已達占各類苗木花卉面積總和55%的大半壁江山。根據統計數據進行計算,全國苗圃年平均經濟效益為7.5萬元/公頃(約合5000元/畝)。
據林業局統計:1998~2001年全國林業苗木育苗面積平均每年以24.32%高速度增長,2001年達到33.74萬hm2,苗圃存苗量376.98億株,當年可出圃苗木250.93億株。近些年來苗木花卉生產規模擴大非常迅速,有些地方甚至是以幾何基數增長的。新建的苗圃集中在以下三類地區:大、中城市周邊;苗木之鄉附近;啟動“林業六大工程”帶動的西部省區。從1998年到2003年,短短六年的時間,苗木花卉種植面積由3.6萬公頃增加到23.3萬公頃,增長了5.5倍。
由于近幾年育苗面積迅速擴張,苗木數量大幅度提高,大大超出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需要,加上宏觀調控后,政策側重于糧食生產,退耕還林面積大大減少,對造林苗木需求量降低,導致苗木供大于求,其中常規樹種和小苗過?,F象尤其嚴重。例如上海在迄今為止的55年中,建成區內綠地中所有苗木的總和共計1840余萬株,而現有在圃苗木共有兩億七千萬株,其中僅香樟苗木的總量就已經超過了6000萬株。據統計,2004年全國苗木積壓超過160億株,其中以楊樹、油松、側柏、沙棘、樟子松、杉木、山桃、刺槐等品種為多。不僅造林用苗結構性過剩,園林綠化用苗也不例外。當前我國許多地區出現的綠化苗木生產結構性過剩使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更多信息請咨詢聯系:http://www.jlmmm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