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加工技術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簡單易行的技術,在山西大部分棗產區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十分。使用紅棗加工設備可以避免豐產不豐收現象的發生。據統計,在棗果由白轉紅的過程中,由于各種自然性災害天氣的影響,常常出現豐產不豐收的現象,僅收棗季節陰雨連綿就造成爛棗率達20%~40%。如石樓縣正常年份的爛棗率都在20%左右,按年產紅棗1500萬kg計算,若進行蜜棗加工,可挽回損失300萬kg,折款240萬元,連同加工增值,其效益十分可觀。使用該加工設備還可以變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近幾年的實踐證明,每加工1t紅棗平均獲利達700元~900元,這對偏遠山區的棗農脫貧致富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收入增加提高了棗農建設棗園、管理棗園的積極性,實現了以短養長、以林養林的目的。以石樓縣為例,調產前年產紅棗1000萬kg,短短幾年的時間,紅棗產量已達1500萬kg,產量提高了50%,而且新營造的棗林面積已達1333公頃。
了解更多紅棗加工設備信息請登錄:http://www.wzjimei.com/abou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