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界朋友都感嘆廣交會的效果每況愈下,其實廣交會效果的好壞與否大程度還是取決于我們的產品,如果產品新穎,價格合理,適應一定的目標市場,不會沒有好的效果,從剛剛結束的2013年第113屆春交會lee365.cn了解到,現在中國服裝在世界并不陌生,“made in china”幾乎無所不在。但中國品牌能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尚不多。部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前行經驗借鑒。
步步為營
時至今日,擁有自主品牌和獨特設計的中國企業仍然少之又少。記者走訪廣交會現場lee365.cn時發現,江蘇某集團95%以上的產品都是在做貼牌加工,山東某服飾公司、浙江省某進出口公司也是以貼牌加工為主。
貼牌加工固然幫助了很多中國企業打開海外市場,但同時也使紡織服裝企業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只有自主研發設計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寧波某進出口公司深知這個道理。該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以前主要是加工企業,客人拿來設計樣紙,自己就依葫蘆畫瓢。隨著中國各種要素成本的上升,傳統的加工類企業越來越難做,企業也開始了艱難轉型。“我們現在的業務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部分依然為其他企業做貼牌加工,另一部分我們開始建立自己的設計團隊,發力自主品牌。”目前市場主要面對歐洲和北美地區,南美市場以巴西為典型正在逐漸壯大。目前企業進軍國際市場主要往兩個方向發力:一是不斷提品的檔次,包括面料、工藝等,衣服的總體質量和附加值要不斷提高;二是不斷增加企業的自主元素,比如品牌和設計。
廣交會的參展企業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廣交會的中國參展企業資信良好、實力雄厚。單屆有超過24,000家中國境內企業參展,其中按企業類型分類,生產企業占51%;外貿企業占38%;工貿企業占10%;其他企業和科研院所占1%。廣交會匯聚世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