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太陽能路燈的設計上大家關心的是連續陰雨天的照明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相對還比較好解決,只要增加部分蓄電池的容量就可以了,如果要讓冬至日的道路照明指標達到標準的要求,除非犧牲春季、夏季、秋季太陽電池組件的發電量,別無他法。這時系統的效率將是非常低的。
有許多人是不會同意上面的觀點的;理由非常簡單: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冬至日前后照樣工作正常。
果真這樣?在太陽電池功率、光源效率一定的情況下,影響太陽能路燈使用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太陽輻射強度、太陽電池組件傾斜角度的合理性、環境溫度、蓄電池的新舊程度(新舊蓄電池的充電和發電效率能夠相差30%以上)等等。在沒有確定這些條件以前來評價太陽能路燈的使用效果是不準確的。
(1)“能夠亮”不等于能夠達到標準。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要求的道路照度。有的情況下。光源的輸出功率可以隨著蓄電池的電壓而變化,電壓越低,輸出功率越小,照度也越小。以LED為光源的太陽能路燈特別明顯,其特性是允許在非常寬的電壓范圍內正常工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光源的功率已經很小了,光通量也隨之下降。這也是許多人反映用LED制作太陽能路燈效果好的原因之一。
(2)新蓄電池的充電、發電效率可以達到90%。
舊的蓄電池發電效率在70%以下,新舊之差可以達到20%,而且溫度對蓄電池的效率影響非常大。
(3)光源發光效率也存在衰減現象,特別是LED。所以我們會做的很好,努力做到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