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紅酸枝、黑酸枝、南美酸枝等木材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需要許可證方可進行國際貿易。這一新規今年6月12日就將生效。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導致紅木家具企業無米下鍋。由于正值銷售淡季,短期內紅木家具的價格未必會漲,但長遠來看必將漲價。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CITES公約。今年3月,第十六屆締約國大會公布了新的附錄修訂名單。根據名單,交趾黃檀、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由附錄Ⅲ被升列至附錄Ⅱ。 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家具委員會主任彭建楚說,在廈門市場上,大紅酸枝、南美紅酸枝和大葉紫檀比較主流,另外兩種難得一見。 為要把這些樹種“升列”?據了解,這是上述樹種重要原產國泰國、柬埔寨及一些中美洲提議的結果。這一方面表明上述樹種日益稀缺,另一方面也說明原產國對紅木樹種的出口管控越來越嚴厲。 至此,根據中國的紅木國標,已有7個紅木樹種被列入CITES公約的附錄Ⅰ和附錄Ⅱ,這些樹種均須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方可進行國際貿易,今年6月12日生效執行。 企業面臨或將無米下鍋的問題 雖然距離新規實行還有一段時間,不過上述消息已在廈門業內傳開。主營紅木的廈門明紅堂紅木總經理余小鳳認為,公約內容傳遞出一個信號:未來材料將越來越難。“不用說未來,現在上游工廠已經在喊‘沒有料’了。”余小鳳說,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現在已基本見不到大料,即便是大紅酸枝,原料也在急劇減少。 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常務秘書長、福建群仙紅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少飛也表示,按目前全世界的采伐速度,再過三五年大紅酸枝可能就將無材可用。 記者了解到,由于柬埔寨、越南等國對紅木原料出口進行管制,許多大紅酸枝材料是以家具半成品或走私形式進入國內。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際公約的嚴格管制,走私數量將會減少,正規貿易商進貨的成本和耗費的時間也會上升。
信息來源:我的木材網信息(www.mywood.cc)中國較大的木材B2B網站,海量的求購信息,供應信息、信息、投標信息、的木材技術打造的木材網站!
http://www.mywood.c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