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各水分梯度垂直層之間水分運動方式以及與氣象因子的關系,將沙丘分為3種水分梯度類型:無地下水補給梯度(沙丘頂部、中坡)、地下水補給臨界梯度(下坡)、地下水補給梯度(丘間低地);無地下水補給梯度,降雨能夠改變某一層在整個垂直水系統中的功能作用,這個調節層深度不確定,主要與降雨強度、降雨歷時及土壤滲透速度有關系;地下水補給臨界梯度(下坡)是受地下水影響的臨界點,該水分梯度1000mm土壤含水量與其它土壤層均為負相關,同溫度為負相關(R2=-0.703,P<0.01),與濕度正相關(R2=0.780,P<0.01);100~600mm之間呈正相關,與溫度呈正相關,與濕度負相關;地下水補給梯度(丘間低地)各垂直層之間均為正相關,與溫度呈負相關,與濕度正相關;土壤含水量日動態變化有時滯效應,16:00土壤含水量值最小,滯后于溫度最高值的時間,16:00之后土壤含水量逐漸升高。但是由于土壤水分的運動和散失,多數垂直層土壤含水量比06:00低。而土壤水分的測定可以使用土壤水分測定儀進行測定分析、
土壤水分測試儀對試驗區4個水分梯度各土層土壤含水量日動態變化的研究,屬于小尺度變化研究;氣象因子對干旱區土壤水分變化經常起著決定性作用,降水是該地區土壤水分的唯一來源,氣溫、和太陽輻射對蒸散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此外,空氣濕度、風速等因素也有一定作用。蒸散損失是土壤水分損失的主要形式。干旱半干旱地區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光照強度高和日照時數長,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上層土壤溫度在一天中的波動很大,土壤水分蒸散隨土壤溫度的波動變化很大,是影響土壤水分蒸散的關鍵性因子。各氣象因子(除降雨量外)有明顯的周期性變化,試驗期間在22、26、27、28日有降雨,分別為:3.302、0.254、7.366、0.254mm;降雨量共11.176mm。輻射強度與溫度風速正相關,與濕度負相關;溫度與濕度負相關,同風速正相關,濕度與風速負相關
土壤水分測定儀:http://www.trsfy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