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板材生產加工規格
生產厚度(mm) 板材長寬度(mm) 生產工藝 供貨周期 公差范圍
δ0.5~δ4.0 (1000~1219mm)x(2000~6000mm) 冷軋制 20天 ±0.03mm
δ4.5~δ8.0 (1000~3000mm)x(2000~6000mm) 熱軋制 20天 ±0.03mm
δ10~δ20 (1000~2000mm)x(2000~3000mm) 熱軋制 25天 ±0.05mm
δ25~δ65 (900~1120mm)x(900~1120mm) 熱軋制 15天 ±0.50mm
引用標準
1: GB 228金屬拉伸實驗方法
2: GB/T 3620.1鈦及鈦合號和化學成分
3: GB/T3620.2鈦及鈦合金加工產品化學成分及成分允許偏差
4: GB 4698海面鈦,鈦及鐵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國標:GB/3621-2007、GB/T13810-2007
美標:ASTM B265、ASTM F136、ASTM F67、AMS4928
鈦板生產狀態:熱加工狀態(R)冷加工狀態(Y)退火狀態(M)
鈦板制造工藝
熱鍛:在金屬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鍛造工藝。
熱軋:在高于再結晶溫度下進行的軋制過程。
冷軋:塑性變形溫度低于回復溫度的軋制過程。
退火: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后以適宜速度冷卻(通常是緩慢冷卻,有時是控制冷卻)的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
酸洗:將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電鍍、搪瓷、軋制等工藝的前處理或中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