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于無錫海力斯環境設備有限公司,http://www.wxhailisi.cn/html/kpzs/Art_52.htm。
隨著電子產業已經從小批量高利潤率市場轉變為大批量低利潤率消費市場,它與全球經濟形勢已經密不可分。盡管原油價格在近兩年上漲,但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連續四年處于歷史高位,有些分析師預測全球經濟將很快崩潰。可是,也有分析師認為,新興的亞洲經濟體的發展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就象歐洲和日本分別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進行的重建活動,帶動了全球經濟的持續繁榮。
中國電子產業高速增長的勢頭到底能維持,近段時間一直是業內的熱點話題。特別是中國周邊,尤其是印度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引起人們對主要靠外資拉動的中國電子產業發展前景產生一絲擔憂。中國所具有的軟硬件協同發展格局,是中國仍將持續高速發展的基礎,也是周邊地區所不具備的產業發展環境。
隨著中國自主技術創新策略的實施,中國設計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正在迅速增強。據了解,原創設計的不斷增多,正是這些技術供應商在這里參展的較大原因。目前,中國不單是芯片消費大國,而且也是電子設計的贏家。中國工程師正像他們來自北美與歐洲等電子設計技術較成熟的地區的同事一樣,對他們設計領域的技術選擇進行決策施加影響。
短短幾十多年,中國已經成長為從低端到高端的各種IT電子、電氣產品的較大的生產基地,發展速度驚人,預計今后也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增長。分析數據表明,中國目前的半導體需求約占世界總需求的四分之一,針對中國電子市場的信心指數,中國是主要的半導體消費國,這是毋庸置疑的。電子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有18個企業建立了技術中心,其中2個被認定為中心,16個達到省級良好標準。區域產業特色初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