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基本結構及相關概念
1、模胚即模架:MoldBase。
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慮模胚的結構。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專門的大型模胚廠制造,已標準化,各模具制造廠只需根據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廠定制即可。模胚分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 板(方鐵)、底板、頂針面板、頂針底板、司筒、導柱、回針、頂針、撐頭、限位釘等。目前珠三角區域規模較大的模胚廠商有龍記模胚(LKM)、鴻豐模胚、中華模胚等,其中又以LKM名氣較大,其模胚廣大模具制造廠普遍采用,品質、精度均有保障。
2、模仁又稱型腔,即嵌入模胚模板內的成型模芯。分為前模仁,后模仁,俗稱前模(Cavity),后模(Core)。要在模板內嵌入模仁呢?主要是為節約成本。因為塑膠對模具的鋼材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硬度、耐腐蝕性、耐高溫(熱變形)等;而模胚的模板則無需太高的要求。模仁硬度一般為45~65HRC,模胚的模板硬度30~45HRC;用作模仁的鋼料每公斤可達RMB 200,而模胚的鋼料一般只需RMB20~30元。
注:HRC為洛氏硬度。
3、唧嘴:Sprue。注塑機炮筒的射膠嘴通過該裝置將熔融的塑膠原料注入型腔。
4、滑塊又稱行位:Slider。為順利出模而必須使用的結構部件。因為有些產品結構特殊,如有側邊有空,有倒扣(勾)等,需用行位才可出模。
5、斜頂:Angle-Lifter。與行位相似,也是為順利出模而必須使用的結構部件。
6、還有一些與模具有關的名詞:分模線(P/L)、模具基準、縮水率(Shrinkage)、排位(Layout)、鋼料、銅公(電極,其材質有銅、石墨等)、倒扣、運水、出模斜度(Draft angle)、冷料井、流道、注塑仿真、分模、出模、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