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數字顯示,來自中國的留英學生人數在減少,而一向清高的英國高校還是未雨綢繆、重新審視自己的海外招生策略。
牛津大學近就打破常規,推出了碩士預科課程,作為英國的大學,這樣的舉措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以往學生如果申請入讀牛津、劍橋等英國排名前5的高校,安全英語語言測試成績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但是隨著牛津大學推出碩士預科課程,語言成績有微小差距的同學在配讀相應語言班之后,就可以有機會入讀牛津大學。
而排名較為靠后的貝德福德大學就更加意識到,學校需要作出變化以迎合海外學生,隨著2012年4月,允許海外學生畢業后在英國工作兩年的PSW簽證取消,與其他相比,英國大學已經失去了這一明顯優勢。
貝德福德大學的拉普伍德告訴記者,目前學校正在考慮,把學生的實習安排在學習簽證當中,使實習成為課程的一部分,這樣也有可能相應的延長學生簽證時間,以學生在讀書期間能夠拿到有效的實習經歷。
另外一些英國大學則越來越重視自己海外學院的發展,例如,由英國17所大學組成的北方聯盟(NCUK),目前在中國開設了預科課程,學生在北方聯盟中國校區入讀一年的碩士課程,然后通過北方聯盟的內部測試,無需參加雅思考試即可赴英國入讀大學。
另外包括華威大學、諾丁漢大學等英國知名大學也都把目光瞄準了海外校園的建設,中國學生在諾丁漢大學的中國校區讀書,授課老師來自英國,拿到的學位和英國本土校區畢業的學生沒有區別。
看來,新政策實施后,英國大學對中國留學生采取的是戰術上重視、戰略上更重視的策略,以期在不利條件下留住為各高校帶來財富的海外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