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許多農家飼養本地土雞(俗稱谷子雞)仍然采用傳統的飼養方法。所用雞舍過于簡陋,無論季節,雞夜間都棲于地上,白天流放在外,喂料又不按時,且小雞用料是單的大米,中雞、大雞的用料是單的谷子。這種¨斗米養斤雞¨的方法,所養出的雞雖然肥瘦適當,肉質緊實,味道特佳,價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飼養周期長,耗料多,見效慢,收入少。若在飼養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幾點,則既可使雞毛色光亮,肉質品味,又能使成活率提高,飼養周期縮短,耗料少、見效快、收入多。現將其關鍵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 l )雞舍的構造
可用舊房改造,也可另建雞舍。小雞舍內安裝彈性塑料網或竹編網,網眼直徑 1 厘米,網距地面 100 厘米左右。若是舊房改造,應前后開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 150 厘米,地窗距地 20 厘米,窗口大小以房內光線而定,-般以雞白天能找到吃料和飲水的位置即可。窗口用鐵絲網封好,以防外敵入侵。若是新建雞舍,周圍可用竹編網,春、冬季節外加 2 層白色農膜,并留好氣窗和地窗。料槽和飲水器可用竹筒代替,均勻放置舍內。中雞、大雞舍內橫裝小圓木數排作棲架。小圓木直徑 8 厘米左右,第 1 排距地 35 厘米,第 2 排距地 40 厘米,依此按梯狀安裝,排距均為 30 厘米左右。安裝要牢固,做到雞群飛上棲架不搖晃,不倒塌。其他構造同小雞舍。
( 2 )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
舊房改造的雞舍,四壁及頂上用濃石灰水粉刷 1 - 2 次,不論是改建還是新建雞舍,都要嚴格消毒,搞好衛生,檢驗舍內調溫和通風設施。
( 3 )雛雞的來源
為減少外來雞帶來病菌和做到品種,較好能自留種雞,自繁雛雞。
① 種雞選擇毛色光亮、健壯、生長速度快的土雞,母雞體重 1 . 6 千克左右,公雞體重以 1 . 6 - 2 . 25 千克為宜,公母比為 1 :10 ,種雞公母不宜用兄妹雞。
重慶有機葡萄-重慶有機草莓-重慶生態土雞 詳細請訪問www.cqmt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