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苔施肥
1、土雜肥2000-4000kg/畝(作基肥);
2、蔬菜專用有機復合肥100kg/畝(作基肥);
3、人畜糞水3000-4000kg/畝:定植成活中耕后追肥,以人畜糞水為主,每畝40擔左右,在國慶節前后主苔可采收,主苔采收后,需追肥一次,以后每采收一次需追肥一次;
4、尿素20kg/畝;
5、葉面肥:生命源每畝每次施一包或豐多收1包或者用植寶素一支,兌水30kg噴霧。
注意: 不提倡蔬菜上施用碳胺。肥水與菜薹形成有密切關系。植株現蕾前后均需充足的肥水,以足夠的營養體菜薹的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前期肥水的供給。對礦物質營養的吸收以氮多,鉀其次,磷少。氮、磷、鉀的比例為5:3:1。菜薹屬長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花芽分化和花薹的生長速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頂花生長長達50-58天。
采收
采取要及時、正確。主苔不采,側苔不發。主苔宜在開花之前采收,即宜在開花之前采收,即宜適當早采,促進植株生長,側苔早發。較好用利刀切苔,不能蠻折。一般菜苔長25-35cm時及時采收,采苔切口要稍斜且表面平整。主苔采收時不能留樁,以利基部腋芽抽發側苔,側苔采收時,要注意不傷外葉,并在基部留葉芽。早熟紅菜苔或高溫季節采苔后忌馬上直接向紅菜苔植株澆水施肥,宜畦間漫灌或在行間輕澆,以防菜苔傷口感染造成軟腐病發生。
菜苔炒臘肉
制作原料:紅菜苔1000克、熟臘肉100克、芝麻油75克、精鹽、姜未各少許。 1.將紅菜苔用手折斷成4.5厘米長的段,取其嫩的部分,用清水洗凈瀝干。臘肉切成3厘米長、0.3厘米厚的片;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燒熱,下姜未稍煽后,放入臘肉煽炒1分鐘,用漏勺撈出;
3.將原炒鍋連同余油置旺火上燒熱,放入菜苔,加精鹽偏炒2分鐘,再加入臘肉合炒1分鐘,用手勺推勻,將鍋顛動幾下,起服盛盤即成。[2]
清炒紅菜苔
主料:紫菜苔400克
調料:鹽5克、雞精2克、白醋5克、香油10克、植物油20克、大蔥5克、姜3克。
做法:
1.將紅菜苔洗凈切段;紅辣椒切絲;蔥、姜切末;
2.沙鍋下植物油,放入姜末、蔥末炒香;
3.加入紅菜苔段、鹽翻炒,滴白醋、香油,放入雞精翻炒均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