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動科技館“充氣式移動球幕影院”外觀
據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在啟動儀式上介紹,中國流動科技館輪全國巡展任務圓滿完成。流動科技館以投入少、效益大的科普傳播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極大豐富了中西部地區科普展教資源,對我國基層科普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他提出,以第二輪全國巡展啟動儀式為契機,科學謀劃、開拓創新,不斷將流動科技館項目打造成為民心工程,使其真正成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特別是偏遠地區公眾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
啟動儀式結束后,到場與會嘉賓及當地1000多名中小學師生及公眾一同參觀了中國流動科技館展覽。通過流動科技館的電子互動顯示屏,主會場領導與全國同時開展啟動儀式的4個主要分會場進行了視頻連線和通話,大家共同感受到了全國統一行動的熱烈氛圍。
2010年6月,為深入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要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啟動了“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開發工作,由中國科技館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該項目以“廣覆蓋、系列化、可持續”為指導方針,以“參與、互動、體驗”為教育理念,以經過模塊化設計后的科技館展品和活動為載體,以巡回展出的方式,將展覽資源送到尚未建設科技館的縣(市),為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免費的科學教育服務,解決我國基層科普設施和資源配置不足的問題,以便加快科學知識及科學觀念在邊遠地區、貧困地區的傳播速度和覆蓋廣度,實現科普資源的公平和普惠。
2011年,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在山東、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9省開展試點工作,社會反響熱烈;2013年,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在財政部正式立項,獲得專項經費支持,當年6月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為主會場,舉辦輪全國巡展啟動儀式,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由此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截至2016年底,共面向全國配發中國流動科技館展覽295套,巡展1747站,累計受益觀眾約6757萬人次。其中中小學生參觀比例達90%,全國貧困縣覆蓋率達80%;單套展覽年接待觀眾人數超過10萬人,受到全國各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喜愛。中國流動科技館輪全國巡展工作完美收官、成效。
據了解,2017年中國流動科技館將繼續通過巡展的形式,開始全國的第二輪覆蓋工作。在此次啟動儀式上,全新的流動科技館展覽內容與公眾見面。經過5年的不斷研發和創新升級,如今的流動科技館展覽不僅涵蓋了基礎科學、生命科學、人體健康等基礎經典互動展品,還融合了虛擬現實技術、3D打印技術、智能機器人等高新科技展項,讓基層公眾“看到前沿,看到世界”,展覽的吸引力和科技感將大幅提升。
同時,流動科技館展覽實現了服務功能的優化升級,通過應用網絡新技術,為公眾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交互式科普服務。此次配置的電子互動顯示屏平臺,不僅為展覽搭建了可滿足同時200人在線使用的局域網系統,還實現了展品輔導自動推送功能,讓基層公眾更好地理解展覽內容和科學原理,提升科普教育效果。
目前,創新升級后的中國流動科技館的內容,包括科普展覽和科普影視兩個部分。科普展覽以“體驗科學”為主題,分為 “科學探索”、“科學生活”和“科學實踐”3個展區,共60余件互動體驗展品,涉及多學科領域。
“科學探索”展區展示聲、光、電磁等基礎科學的相關內容,讓公眾在互動體驗中,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學探索過程的快樂,提升對科學的興趣;“科學生活”展區展示生命科學、交通等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科學實踐”展區展示智能機器人、3D打印技術等科技熱點和科技前沿領域,并配套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活動,給公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
科普影視區設置有充氣式移動球幕影院,以新穎的展示內容和手段,帶給公眾強烈的感官沖擊和觀影體驗。圍繞公眾感興趣的、難得一見的科普題材和場景、結合宣傳我國科技事業成就的宗旨進行選題,自行開發拍攝了《恐龍滅絕之謎》、《深海探秘》、《探月圓夢》、《汽車智造》、《探秘核電站》、《蛟龍探海》、《超導磁懸浮》等影片,面向廣大偏遠地區的公眾播放,讓他們在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的同時,了解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充氣式球幕影院可根據需求隨時收放,便于運輸,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靈活性,很好地豐富當地公眾的科學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