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后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制成。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于靜。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里生銹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由于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制作工藝有范鑄法和失蠟法,范鑄法較早,應用的普遍,了解古代制造方法有助于辨偽。從古代青銅作坊遺址發掘出的實物,再結合青銅器的外形分析,認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絕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鑄造方法制作的。青銅器包含:盂盛水或盛飯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鑒水器,形如現代的盆。有四種用途:(一)容水;(二)盛冰,《周禮》:“春始治鑒,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鑒。”;(三)沐浴;(四)鑒容照面,以后才為銅鏡所替代。鑒的制作在春秋戰國是為盛行,當時種、鼎、壺、鑒四器并稱。